這兩天,一則新聞讓準備要二孩的爸媽們感到“捉急”。廣州、南京兩家三甲醫院“約定”兒科停診,出現了“三甲醫院沒兒科看”的窘境。據南京市衛生局的統計顯示,2015年南京市兒童將增至102萬。按這樣算,平均每千名兒童僅擁有1名醫生。2014年,單獨實施二孩政策后,江蘇共審批發放再生育證4.21萬例。全面兩孩實施后,兒科的壓力會更大。 育兒app開發 www.fj256.com/ylapp? 20萬缺口背后的隱憂 這早已不是地域性問題。去年兩會上,就有全國人大代表頻繁提及有關“兒科醫生短缺”的問題,今年兩會, 遵義醫學院附屬醫院兒科主任束曉梅再次在會中提出了這個問題,希望引起各界關注。 據《2013中國衛生統計年鑒》顯示,包括助理醫師在內,我國共有執業醫師261.6萬,其中僅有3.9%是兒科醫師,約10.2萬。而近十年內,全國兒科醫生增加的人數僅為5000人,每千名兒童擁有的醫生數僅為0.26名,參照美國每1000個兒童1.4558個兒科醫生的比例,我國兒科醫師的缺口至少有20萬。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兒科醫生這樣描述他的日常:上午8時至12時看門診,晚上5時至9時30分還要看夜診,病患多的時候甚至加班到凌晨1時。4小時的夜班可能需要看40個以上的病人?!霸趦嚎朴行?0歲以上的醫生還需要值夜班”。說這話時,這名醫生無奈地搖了搖頭。 這種職業環境讓很多醫學院的學生放棄了兒科專業,關鍵原因是累且看不到職業“錢”景。 “兒科發展亟需破局”,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嘉興安貞醫院心兒中心主任劉迎龍認為:“目前可以做的就是積極鼓勵兒科醫生合理利用下班時間,服務更多患兒?!? 互聯網思維下的破局 放眼整個中國經濟的各個行業、各個領域,都在加速用互聯網神經脈絡替代傳統行業的神經脈絡。這兩天,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再次吸引全世界的目光,“互聯網+”已然上升為國家戰略。 互聯網思維為破解這一難題帶來曙光?!盎ヂ摼W+”的優勢,就在于把社會上有限的資源進行整合,為破解兒童就醫難提供了利器。 事實上,劉迎龍醫師最近已經通過“V大夫”預約面診平臺,在下班時間為更多需要看病的兒科患者提供了手術后咨詢服務。 記者安裝上這款手機APP發現,按照病癥情況篩選醫生信息,姓名、職稱、所在醫院以及擅長病癥都非常清楚。通過該公眾號,可預約嘉興兒童醫院科、首都兒科研究所、朝陽醫院、中日友好醫院等幾十家醫院的兒科大夫。兒科醫生都是利用空余時間接診,預約時間大多是周末、中午、傍晚和晚上下班后的休息時間。對于普通的上班一族來說,這非常方便。 記者聯系到了V大夫平臺聯合創始人謝國亮。據他透露,國內目前10.2萬的兒科醫生中,V大夫已邀請上萬名來自三甲醫院的兒科專家進駐,通過大數據及精益醫療的方式,對兒科資源進行更有效的配置。每個患兒可以享受準時的一對一面談服務是這個平臺的服務宗旨。 謝國亮還表示:他們也注重線下品牌建設,將推出針對兒科醫生評選等一系列活動,希望能藉此鼓勵兒科醫生,為兒科醫生打造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。 據了解,全國已有20多個省份、共80多家醫院上線了智慧醫院系統,讓患者不同程度地在線上實現預約掛號、診間支付、檢驗檢查結果查詢和診后隨訪等功能。如同互聯網專車這條鯰魚攪動了出租車改革這池水,類似這樣的嘗試在國家推進精益醫療和互聯網+的大潮中,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兒科醫生所接受。育兒app開發?www.fj256.com/ylapp ??